ag亚洲集团 ag85856:博物馆-建设共同的精神家园

博物馆:建设共同的精神家园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博物馆的力量来自哪里?如何更持久地释放博物馆的力量?我们邀请两位一线文化和博物馆专家从自己的实践中与读者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感受。
-编织者
博物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对人的影响,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因此,我们不应该以急功近利的对待博物馆的建设和运营
虽然不容易准确描述博物馆的力量,但我相信自博物馆出现以来,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涉及科学、艺术、技术、教育等方面。
就良渚博物院而言,它已经成为杭州市乃至浙江省的一个新的文化地标。由良渚博物院到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再到世界文化遗产地,构筑了一处中国人共有的精神家园。由一处普通的江南水乡变成价值深远的世界文化遗产地,改变的不仅仅是这里的物理空间,由此生发的文明之光,将会持续照亮我们的未来之路。
博物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对人的影响,是一种难以察觉的渗透,而不是一夜之间实现的,即时的影响。因此,我们不能以渴望快速成功和即时利益的心态来对待博物馆的建设和运营,更不用说仅仅以经济效益的标准来衡量博物馆的成功了。例如,一个理想的博物馆应该像一家好餐馆,它的标准是:良好的用餐环境(良好的博物馆环境)、良好的成分(良好的展览)、良好的烹饪技术(良好的规划和组织)、丰富的菜肴(良好的展览内容)、良好的颜色、香味(良好的展览形式)。博物馆是一家为公众提供精神食物的餐馆,需要精心加工。
在中国,在考古工作较多的地区,博物馆的收藏相对丰富,对当地历史的描述也相对完整。然而,正是因为我们关注宏大的历史背景,有时我们可能会忽略其他方面,如博物馆知识、传统技术、艺术形式的变化等相关内容。即使一些展览涉及到这方面,它们也被用作辅助和补充,缺乏系统和深入的展示。因此,博物馆从展览内容到展览形式仍存在较强的趋同性和缺乏丰富性的问题。一个好的展览应该由好的主题选择、重要的展览、扎实的学术研究、适当的展览形式等方面共同推广,其中最重要的是学术研究。目前,博物馆的学术实力仍然相对较弱,特别是一些新的博物馆和市县级博物馆。未来,为了提高博物馆的整体实力,学术研究团队的建设和博物馆与学术研究团队的合作是关键。
良渚博物馆在传播良渚文化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然而,如何更好地解释良渚遗址是中国5000多年文明史的实证,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一方面,我们将以良渚文化为起点,追溯源头,尽可能清楚地解释良渚文化的各种因素的来源;梳理良渚文化的流动,将良渚文化作为中国5000多年文明史的实证。在各种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我们也希望同时引进其他文明地区的展览,并进行一些深入的比较研究。立足良渚,跳出良渚,在更广阔的时空背景下,更准确、更深刻地把握良渚文化的特色和价值。另一方面,我们将继续积极与考古研究机构密切合作,重点关注良渚文化的新考古发现,以展览的形式及时向社会展示最新发现和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结合现有收藏,完成一系列小而精的展览。
从世界博物馆的发展过程来看,过去强调以收藏为基础,保护和展示物品,现在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公众对展品的可接近性和参与性。中国的博物馆建设正符合这一趋势。2008年,当我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化博物馆当教授时,我与良渚博物馆合作,为青少年建立了全国中学生考古夏令营。这个考古夏令营更像是一个流动的课堂,带领学生穿梭于博物馆、文化遗址和考古发掘现场。虽然时间很短,但学生不仅获得了考古知识,还提高了人文素质,开阔了视野,认识到了文化遗产的价值。我们还为中学历史教师举办了培训,通过他们将最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带入中学课堂。这种物馆的力量得到了更好的延伸,并将在未来继续坚持下去。
事实上,博物馆的力量反映在与更多的人有更密切的联系。今年国际博物馆日,良渚博物馆和湖州安吉古城遗址博物馆计划为特殊儿童和遗产地的土著人举办特别展览。博物馆在这方面做得不够。我们希望将来能规范这项活动。例如,我们可以经常邀请良渚博物馆周围的居民到博物馆,享受专家团队提供的深入指南,了解世界遗产的价值。这也是对社会的最佳反馈。
(作者为良渚博物院院长)
徐天进